Physical Address
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
時尚的百年盛宴

雖然我們已經很難確定領帶的遠祖,但它的直系親屬明顯的就是:領巾。
說起領巾的來歷……

  說起領巾的來歷,必須要提到一件改變了歐洲歷史進程的大事──爆發於1618年至1648年的歐洲大混戰,史稱「三十年戰爭」。這場由神聖羅馬帝國內戰演變成全歐參與的大規模國際戰爭,為歐洲歷史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巨大的影響:作為主戰場的德意志因此分裂;神聖羅馬帝國則名存實亡;西班牙為此國力衰落;而法國開始了稱霸歐洲之路;北方的瑞典取得了波羅的海的霸權;荷蘭和瑞士徹底獨立。戰爭中的諸國開始實行徵兵制,並建立了常備軍與後勤系統,戰後各國相繼頒佈了不得侵犯個人財產的條令。戰爭雙方──哈布斯堡王朝和反哈布斯堡聯盟──簽訂的《威斯特伐利亞和約》,創立了以國際會議解決國際爭端的先例。

  不過,坐在談判桌兩邊的歐洲王者,恐怕誰也沒想到他們的大打出手將會改變整個歐洲的時尚面貌。在「三十年戰爭」之前,甚至在中世紀時期,歐洲貴族們的頸部裝飾用的是蕾絲環狀領飾。這種華麗的配件,製作一個就要用掉長達十五米的蕾絲飾帶,哪怕對貴族而言,也是一件奢侈的裝飾品。為龐大的戰爭開銷所累,當時歐洲各國都在拼命縮減開支以籌措軍費,昂貴的蕾絲環狀領飾自然成為不合時宜的物件,有的國家甚至頒佈嚴格法令,規定只有在類似出席葬禮這樣的隆重場合,男士才被允許穿著環狀領飾。

  雖然有現實條件的壓制,但愛美的男士們依然找到了轉圜的辦法。作為軍服的一部分,克羅地亞士兵們的領巾引起了歐洲時尚界的關注。當時法國雇傭的克羅地亞士兵,在頸部裝飾著打結的細領巾,這種由中世紀流傳下來的風俗,也是他們在戰場上辨認同伴的方法之一。於是這種特殊的服飾被命名為「領巾」(cravat),詞源就是法語中的「克羅地亞人」。領巾已經有了和今天的領帶類似的形狀與繫法,被認為是現代領帶的前身。

  發現了新飾品的歐洲人十分欣喜,領巾不僅在士兵階層中廣為流傳,甚至贏得了皇室的矚目。此時適逢西班牙、奧地利等天主教國家頒佈了禁止使用蕾絲環狀領飾的法令,簡單大方又富有裝飾效果的領巾,正好填補了蕾絲領飾退場之後遺留下來的空白。同時,襯衫領開始在歐洲流行起來,因為領巾和它搭配得十分完美,這又為「領巾熱潮」添加了一把火。但真正讓領巾走進主流時尚圈的是法王路易十四,他可說是一位有名的領巾愛好者。從珍藏在凡爾賽宮裏,亨利.泰斯特林創作的路易十四肖像上,我們就能體會到「太陽王」對小小的領巾是多麼喜愛。他所有的領巾都是精選當時最昂貴的布料製作的,並出自巴黎最有名的設計師作坊。

  不但如此,太陽王還專門設置了「領巾侍者」部門,每天的工作就是為路易十四奉上幾款華麗的領巾,以方便國王挑選。因為國王的個人愛好,領巾不再是簡單的裝飾或者蕾絲領飾的代用品,開始慢慢成為貴族階層中必需的服裝配件……

|文章節錄:《時尚流行二千年:打破潮流的19個歷史片段》/華滋出版
|圖片來源:unsplash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